1170710_691411307552843_687028927_n.jpg

人都會被花花綠綠所影響 以致於心不清淨 無智慧 無明起

 

釋迦牟尼佛最初講眾生無明 只是說眾生沒有覺悟到實相

沒有覺悟到空性 所以稱為無明

  在佛說「十二因緣」裡

第一句就說「無明緣行」

在佛經中 亦常常見到無明二字

它的意思  是指愚痴黑闇迷沌的心

 

人們對於自己這個心

不能以智慧覺照明了心內和心外一切諸法事理的光明

及一切業因業緣果報的事相

無明也就是愚痴與煩惱的代名詞

人生何止八萬四千煩惱?

可以說一切煩惱  都是由六根 六塵 與六識種種分別妄執幻覺所引起

迷失了一切眾生原本具有的光明覺性

就叫做無明

12yy.jpg

 

《圓覺經》中 如金剛藏菩薩所問: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

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佛在《圓覺經》〈金剛藏菩薩章〉,最後所作的回答: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佛法常說:世智辯聰是學佛的大障礙

 

雖「本來清淨」的自性 是從來就存在的

但是眾生因有染  還得要從無明的基礎去慢慢修行 覺悟

而修行覺悟後 才能開展出更寬廣的彈性空間來

211944ekf7k3l5a33f3kuw.jpg

但因眾生習慣有兩執 起二分法

故以為「明」 就是絕對的明 而「無明」就是完全的錯誤

如用這兩端的二分法 就不可能從無明而到明解

這也就是何以唯識在解釋眾生「云何從修行而對治清淨」時

在理論上竟很難跨過去的緣故

因為還沒有轉識為智

36396811_188568648661566_512916234417733632_n.jpg

從無明到→明

 

開拓視野 增長正見 並努力提昇心智 使臻於覺悟的境界

 

因此 還需再思考 無明從那裡來嗎?懂得反省 懺悔找原由

然而猶得再明辨

云何從無明而要到到覺明?

 

有兩種思路:

一、從多聞熏習中去開拓視野 增長正見

二、更重要者 要努力提昇心智 使臻於覺悟的境界

修行求解脫乃無終點 我們不斷去努力而已

這樣的觀念 對於急著要去作終結的現代人 應有蠻大的對治效果

故真修行者 既不能指望終點 也不能自覺得我已滿意了

唯應掌握正確的方向 不斷去邁進也

 

佛有三明六通 故不管從天眼明  宿命明 漏盡明

皆能看到眾生在無窮盡的生死裡 種種起落變化

於是以看得更廣 看得更透故 佛乃直截了當地建立「無我」

而佛法乃以更高超的智慧 從建立「無我」而直接相應於解脫道。

這也就是為悟性提高了

29250008_2009960169032697_5306200488096563200_n.jpg

若能從偏端到中正 從狹劣到廣博 從孤僻到涵容 斯則從無明而漸明矣

生命的過程 就是從不斷去擴大視野 不斷去提昇悟性而能成長的

所以 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 有沒有進步?在於心境的提升

最明確的方法 就是從心性來衡量 而非去尋一個相

因為 相本為虛妄不實 而性才能恆久不變 

 

心性又是如何衡量呢?

答曰:若能從偏端而到中正 從狹劣而到廣博 從孤僻而到涵容 斯則進步矣

修行後 乃能既不偏這端 也不偏那端 同時又能涵容於兩端

這才近於中道也

同樣有的人 初以個性異常孤僻 因此跟人格格不入

經修行後 孤僻減除了 涵容增廣 這就代表心量的擴大 心性的提高

這就能肯定是在*從無明而趨向覺明*的旅程中

549209_832862670140121_1273521473354872124_n.jpg

禪宗的說法 悟境云何提昇呢?  從疑情而提昇

 佛法有四聖諦 曰:苦集滅道

很多人乃認為   苦集滅道 是小乘佛法耳

苦集滅道也可說是一種思考模式  於世間種種不和諧的現象中

更去追究它的原因 這就稱為苦與集

就像一個人生病了 是苦    更以追究病因 則是集

事業失敗了  是苦   冷靜去反省失敗的原因 則是集

機器壞了   是苦   查出壞掉的零件 則是集

 

所以「苦集滅道」 其實是世間 出世間一種共同的思考模式

而非只有小乘佛法 才講苦集滅道

大乘佛法云何就能離於「苦集滅道」呢?這從苦果而尋集因

即是禪宗所謂的疑情也

11054390_832862570140131_1133130713256057305_n.jpg

 

再來談到「道滅」

道是什麼呢?道是參出原因後 再用對治的方法 圓滿處理 這便稱為道

 

而滅者 消極的是排除原來的苦 原來的不和諧

而積極的 是能趨向於更大的自在與圓滿

這乃稱為  從道滅中能提昇悟境

廣義的修行  乃謂   眾生於世間中 為感受到種種的不方便 不涵容 不圓滿

因此發心去修正它 使之更趨近於方便 涵容 圓滿也

從這個定義來看 則不只學佛的人 在修行

世間的人 也一樣在修行  科學家從改善物質的條件去修行

而藝術家從創造美感的作品去修行   於是為理論不同 方法差異故

最後的成就當然也就不一樣了

11121652_939801179373824_1913052779_n.jpg

世間從「著相」的觀點  而求涵容 圓滿 乃不可得也

而佛法 乃從「見性」的法門 而求涵容 圓滿 斯乃可得也

前即使謂  世間人都在修行  然從佛法的觀點來看

世間人都是從「著相」的觀點去修習的

於是為「相」 本質上就是侷限短暫 支離破碎的

所以欲從相裡 去求得真正的涵容與圓滿 終不可能

 

而佛法 乃從「見性」的法門去啟修的

於是為「性」 本質上就是廣大開拓 永恆不易者

故如能把心調到與性相應 則才能真契入於涵容與圓滿

所以雖說世間人都在修行 只有佛法的殊勝 能轉識為智

心量廣 而覺明 恢復自性本清淨

01200000001541114581011880127.jpg

祝福 中秋佳節 月明 心更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羊*笑彌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