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 012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
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
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100_7566.JPG

 

三十二相----如來具容貌相好十二種 身體相好十種 手足相好十種
以上三十二種淨行 修成三十二種相好
此三十二相 都是應身相
應相可見 法相則不可見 三十二相名稱如下:
(一)足安平相 (二)千輻輪相 (三)手指纖長相 (四)手足柔軟相
(五)手足縵網相 (六)足跟滿足相(七)足趺高好相(八)?ㄔㄨㄢˋ如鹿王相
(九)手過膝相(十)馬陰藏相 (十一)身縱廣相(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十三)身毛上爢相(十四)身金色相(十五)常光一丈相(十六)皮膚細滑相
(十七)七處平滿相(十八)兩腋滿相(十九)身如獅子相(二十)身端直相
(二一)肩圓滿相 (二二)四十齒相 (二三)齒白齊密相 (二四)四牙白淨相
(二五)頰車如獅子相(二六)咽中津液相(二七)廣長舌相(二八)梵音深遠相
(二九)眼色如?青相(三十)眼睫如牛王相(三一)眉間白毫(三二)頂成肉髻相

100_7567.JPG

 

【分解】
法者 般若之妙法也 凡 經律論 三種俱是教法 
如法受持就是說的依法而修 
先由多聞而求解 由解而行 由行而證 就是聞解行證
推而廣之 有八萬四千法門 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
因病施藥 種種皆對治法門 
譬如眾生淫怒癡之病 就用戒定慧治伏之  
四念處 五根 五力 四正勤 四神足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三十七道品 無一不是修行人的妙法 
今言受持的意思 是專指受持般若妙法。 
因為 受持般若 諸法皆具足也
前說的法身非相 重重破執 已於一相無相分中 將般若的妙理 
逐細顯出 至此群疑頓釋 言至理極
所以空生領悟旨義 請詰經名

100_7570.JPG

【概論】
本分 須菩提因聞得前分 持說此經 成就希有之法經在佛在

經的尊重如此 所以當機請示經名與奉持的道理 以便好奉持
如來佛告以此經名叫 金剛般若波羅蜜
汝等所以要奉持此經 
是因為此經中 有無上的菩提法 如誠心奉持 就可悟無相無住的道理
可以生金堅剛利 明無不照的般若 (妙智慧)登諸佛的彼岸 
這個就是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要在戒弟子們 應依法奉行 
如來佛說此 雖意在顯法
但又恐怕諸弟子著於這個經名 忘卻了般若為自性的般若
因而又破經名的著相
故曰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
不過假一個名字叫般若波羅蜜而已
 
經名既不可著相 更有何法可說
清淨心中 本來無相

波羅蜜經 不過使人自明自性 本來亦無法也
既無法 何有經 無經有說 
可知凡有言說 皆是醫病之方 傳心法要云:
佛說一切法 為除一切心 若無一切心 何用一切法
蓋未悟時須憑言說 悟來言說皆非 
有病不服藥 是病固難除 病去藥存 此藥也是病也 
並舉不但小如微塵 大如世界 就是如來我說的三十二相
是空的一個假名而已
如來佛 如此循循引說 無非欲令其破相見自性之如來 
所以最又較量福慧 明離相之用以顯經功意
謂無論如恒河沙數的寶施 如恒河沙的身命施 究竟是外相
不如持經見性 得福更多也

100_7571.JPG 

【附言】
佛說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 是名般若波羅蜜三句
是本經的綱領 大藏之精要 設擴而充之 則佛祖心肝 聖凡腦髓
三教五宗無量妙義 盡在於茲
三昧經曰:心無心相 不取虛空 不依佛地 不住智慧是般若波羅蜜妙理
傅大士曰:恐人生斷見 權且立虛名
般若之法 是心法
如人飲水 自知冷暖 不容擬議 若有所說 即是毀法謗佛
佛具三身:
(一)清潔法身 為佛之真身 無色無形之本體身
般若即是真性法身相也
(二)圓滿報身 因報無量願行 所顯的萬億圓滿之佛身
分自受用報身與他受用報身兩種。
(三)應身 即應化之法身 又名化生(百千萬億化身)
在天而天 在人而人 羊中現羊 鹿中現鹿 形形散影 隨類現身
三十二相即應身相也
恒沙寶施 其寶雖多 猶屬外財 施之還易
恒沙命施 其捨雖重 乃屬內財 施之實難 究竟財施也
命施也 總為有漏之因
見性也 明心也 實獲無為之福

100_7573.JPG

【解釋】
本分 開始金剛經的修法了 從第一品到了第十品已經告一段落
佛已經告訴我們一個修道的方法 就是 應無所住 一切不住的這個方法
做到了一切不住 就懂了般若波羅密
十三品說修法之前 插進來十一 十二兩品 說明這個重要性
以及要如何尊重正教
本分佛另起爐灶 開始又告訴我們另一個方法

佛的經典都是與弟子們當場商量 來決定這一本經的經名
這裡須菩提提出來問 將來這個記錄要如何定名﹖
將來(也代表將來的人)看了這部佛經 怎麼樣依所教來奉行﹖
如何來修行﹖

這一部經典 叫做金剛般若波羅密 就用這一個名字來奉持

100_7574.JPG

 

【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
是名般若波羅密。】

金剛經經常碰到這樣言語   佛說   即非   是名 
翻來覆去 般若波羅密 不是般若波羅密 就是般若波羅密 好像很不合理
 實際上 金剛經是無上智慧法門 佛自己說 甚麼理由呢﹖
須菩提你要知道 真正的佛法沒有定法

非要這樣不可 那樣不可 這都是定法 不是佛法
說法只是教育法一時的方便 非究竟

所以佛在本分充分的告訴我們 不可執著一法為佛法 那就錯了
那是毀謗佛 因為佛無定法
  這個意思也就是說 要弘法 能夠一句佛話也不講 一個*佛*字也不提
就能將這個道理教導別人 就是佛法
 佛 字呢﹖那只是外衣呀 這個外衣是可以脫掉的 自然輕鬆
 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 哲學 一切形式之上的 也就是佛說
真正的智慧成就 即非般若波羅密 智慧到了極點啊 沒有智慧的境界
才是真智慧 這也等於老子說的 大智若愚 
智慧真到了極點 就是最平淡的人
世界上最高明的人 往往就是最平凡 相對的 平凡就是偉大
不要小看到世界上認為通俗
這都是金剛般若波羅密 最平凡的一句話
自己能懂得了 就如聖人在說法

100_7575.JPG

佛講這個大智慧成就 般若波羅密 就是智慧到彼岸
般若波羅密 即非般若波羅密 成佛的那個智慧 不要向外求啊
它並不離開世間的一切 世間法就是佛法
任何學問 任何事情 能應用都是佛法
千萬不要認為般若波羅密有一個特殊的智慧
佛啟示大家般若波羅密 即非般若波羅密 是名般若波羅密
一切世間的學問 智慧 思想 一切世間的事 在在處處都可以使悟道
所以禪宗悟道的人 有幾句名言:
 青青翠竹 悉是法身 鬱鬱黃花 無非般若 
般若在那裡﹖到處都是
中國的禪宗 專以金剛經為主體 有人因而開悟 並不是念金剛經開悟
很多人隨時隨地開悟
鬱鬱黃花是形容之辭 開的是韭菜花也行 也無非般若
在看花中就能悟道了 在風景中也能悟道 就能成佛
這些就是禪宗的公案
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 學佛法 不要被佛法困住 這樣才可以學佛

100_7576.JPG

佛再問你 佛真正說過法嗎﹖
須菩提當場答話 就向佛說 世尊 據我所了解
你沒有說過法啊 沒有傳過法啊
 兩個人當面對話
釋迦牟尼佛三十一歲悟道 三十二歲出來就開始教化了
他說了四十九年法 現在師生兩個對話 卻說沒有說過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這第二句問話 好像與前面不連貫似的 實際上是相連的
須菩提說了沒有說法之後
佛又問了 你的意思怎麼看法 這個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物質的宇宙
所有的微塵合起來 多不多啊﹖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這是講甚麼話﹖
微塵不完全是灰塵 我們先叫它灰塵來講 如來說一切的微塵非微塵
我說沒有灰塵 不是灰塵 姑且叫它做灰塵
佛說這裡告訴大家 三千大千世界 沒有世界 姑且叫它做世界
這講的是甚麼啊﹖
般若波羅密 即非般若波羅密
三千大千世界 又非三千大千世界 有如
說了沒有 沒有說 會讓人不懂

100_7577.JPG

微塵是佛學裡的名辭 微塵又叫外色塵
過去佛經所講的外色塵 等於現在說電子 核子 原子之類
除了外色塵 還有內色塵 內色塵厲害極了
學佛的人假使念佛念到一心不亂 或者修觀想的人 觀成功了
心物一元 可以變成另外一個人站在前面
大家還可以看得到 也能說話 也能作事 這就是一切唯心所造
這是內色塵的力量把它發出來的
這是絕對的真理 是可以證到的 也就是緣起性空 性空緣起
 現在佛說的這個外色塵的微塵 再分析下去 又分成七分
就是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空
現在科學昌明了 勉強還可以解釋一下
這些 佛在兩千多年前 就知道了
  核子 原子 爆發了 完全空 空了以後能夠發光
能夠震動聲音 能夠死人
所以原子一爆炸 那個空的力量一過來 人都變形了
原子塵霑到的不死也醫不好了 原子 核子最後分成空
所以微塵分七分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空
 佛告訴大家 這個世界一個一個灰塵 一粒一粒灰塵
一個分子一個分子 組合攏來 構成了一個物理世界
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爛了 分析了 本來就是空的
沒有世界的存在 也沒有微塵的存在 一切本空
這個物質世界的空 同般若波羅密 智慧
心念最後的空是會合的 是心物一元
  會合最後是真空 那個空的境界 是佛的境界 就是悟道
這個時候的悟道 是修證到的 不是理論 要功夫證到
這個境界 不可說 不可說 說了半天 都不是
所以佛才說沒有說法
須菩提講:是啊 你沒有說啊 因為實在沒有辦法說 說不出來的
說個空已經不是它了 說它是有 世界上有的東西又終歸空的
所以空有都不能講 即空即有 非空非有

100_7581.JPG

金剛經文字非常流利 很容易懂 不是理論上難懂
是修證到最難 修證到這個境界 才是真正算是學佛
  這一段說了以後 他又轉到另外一個三十二相問題

學佛不能著相 也等於其它宗教反對拜偶像一樣
甚麼是偶像﹖
佛經上講的佛不得了
每一個佛成功了有三十二相 三十二種與人不同的相貌
八十種隨形好也是別人所沒有的
  比如我們塑的佛相 眉間鑲顆珠子 頭上鼓起來有個包包
眉間鼓起來有根白毛 這根白毛不是亂長的 平常收攏來
白毫宛轉五須彌
出來有多大呢﹖有喜馬拉雅山五倍那麼大
紺目澄清四大海
那兩顆眼睛發藍的 眼白發碧青的顏色 此四大海水還清
四大海水並不清 不過形容它的清
 佛修行三大阿僧只劫 沒有講過一句謊話 因此他的舌頭吐出來
可以遍布三千大千世界 我們衣服都不能曬了 他舌頭一吐出來
太陽都被他遮住了
所以佛有三十二種相 皮膚都是平滿的 無一不好 出來一身都是亮光

每個人都有三十二種相好 你的相 我絕對沒有 我的相你也沒有
你長成我那個相 你也不是你了
然後看一切眾生 各有各的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如果真執著三十二相的觀念 那只能說宗教信仰則可
真正的佛法被你糟蹋了 學佛法不能著相
所以佛自己提出來 問須菩提 能不能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這樣的觀念來看佛
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 不可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

100_7587.JPG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我確定的告訴你 佛說一切人成佛功德圓滿 都有三十二相
這不是法身的相 法身無相
所以 可以叫他三十二相 也可以叫他六十四相
懂了金剛經這個道理 就能悟到了中國的易經
易經有六十四卦 也就是六十四相 道理是完全一樣的
所以啊 易經八八六十四卦 其實一卦都不卦 因為卦不住的
卦者變也 都是變相

有個禪宗大師 夾山大師果然丟棄既得的盛名地位 捆一個小包袱就去了
夾山在聲名顯赫時居然能為道而舍棄一切
證明他後來的大徹大悟是有道理的
道吾說:我說的這個人啊!
上無片瓦  下無卓錐 
上無片瓦 下無立錐 就是住在船上嘛
他說你到華亭三十裡外
那個河邊去找一個和尚 後來夾山就找到這個船子誠
說明 名相非名相
大家可以參考指月錄

講到這裡 有一點很重要的交代 這個世界最高的東西
不是唯物的 是絕對唯心
但是這個心是心物一元的心 不是與唯物相對的唯心
這個心物一元的心是看不見的 不著相 不能著相
真正的佛法是破除迷信的 是不著相而起正信的
法身無相正是悟道

100_7595.JPG 

假使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 拿恆河沙一樣的生命 布施給人家了
這個功德比把充滿宇宙的財富布施還要大
  人生最舍不得是兩樣東西 第一是財 第二是命
當有命的時候 錢財是最舍不得的
所以有命活著的人 肯布施錢財就很了不起了
若是掉到河裡馬上要死的時候 只要救我上來
甚麼都可以給啊 那個時候命舍不得的
所以命比錢財還要重要
  錢分講到拿宇宙一樣多的財寶布施 得福很多
這一品更嚴重了 拿恆河沙那麼多的身命來布施
看這個福報大不大﹖
當然很大 但是 卻比不上懂得金剛經四句偈
能夠受持 修證 甚至自度度他 自悟悟他
為他人說的這個大福德

100_7601.JPG  

 這是甚麼大福德﹖
是無為之福 是正信之福
證悟到  

緣起幻有 性自真空 空生幻滅 緣起無常 
便知有亦不假 空亦不真
般若波羅密多 是處處現在 時時現成 便登彼岸了
佛與眾生 性相平等 福德性空 宛然如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羊*笑彌勒* 的頭像
    小羊*笑彌勒*

    ○ ○ ○ ○ ○ ○ ○ ○ ○ ○ 小 羊 ○ ○ ○ ○ ○ ○ ○ ○ ○ ○

    小羊*笑彌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