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道務發展到台北
台中 崇聖寶殿
緣起 洪煤枝先生為了紀念其祖先
在台中市北屯區購買一塊土地 準備建築供奉祖先祠堂
但經地理師勘查 發現此塊地屬陽地 只適合建廟 不適合建祠堂
當時 洪先生尚未求道 只得擱置 再思考如何處理
後來因緣成熟 洪先生求道後 了解一貫道的宗旨
敬天地 禮神明 敦敬 崇禮 宣揚五倫八德的倫理觀念
本來洪先生想自己建廟 既可自己敬拜 亦可 供大眾參拜
而後因緣聚合 在吳坤金先生的提起促成下 轉為洽談一起建廟之事
1972年奠基動土 1969 年歷經無數次的接洽 達成協 議
由洪太太(洪黃寶桂女士)捐出土地 但建廟費用
由李中和前輩及陳振焜點師夫婦負責籌募 同時進行建廟草圖
1972 年 10月 26日由 王彰德老前人 徐 昌大前人
李中和前輩及地主洪煤枝先生 共同主持奠基動土典禮
至於名稱 徐 前人以紀念中國 崇華堂 故以崇華堂 為名奠基
興建由吳坤金先生負責 由於 大家共襄盛舉 相繼捐資
於 1974 年建築完成
一樓:關聖帝君殿 二樓:觀音 菩薩殿 三樓:佛堂
由於建築時 王老前人曾大力支持 每次來台 一定會前來本殿普照幾天
也因此 本殿才有機會 在王老前人八十大壽為其祝壽
合法的宗教團體 一般廟寺 常因過戶手續未清楚
若有私人名義過戶 當轉交下一代時 經常糾纏不清
其情屢見不鮮 因此在地主洪先生堅持及徐前人的慈悲
為了一勞永逸向政府申請宗教團體財團法人
並命 名本殿為 *財團法人台灣省台中市崇聖寶殿*
推舉林電先生為首任董事長 文化大樓增建
崇聖寶殿道務由王老前人領導 徐前人負責
寶殿建後幾年
徐前人感到崇聖寶殿不敷使用 缺少廚房 膳房及講堂
於是與第三屆董事長洪煤枝先生商量 決定再擴建文化大樓
並於 1987年由徐前人與董事長洪煤枝主持動土奠基
由 徐前人發起全省各地同修捐助及李金葉點傳師負責籌募
大家共同合作 於 1988 年順利完成文化大樓的興建
一樓:廚房 二樓:圖書室 三樓: 套房 四樓:講堂
完成後 一面推動道務 一面辦理社會活動
諸如頒發獎學金及舉辦金婚活動 甚獲社會佳評
921風雲變色 天有不測風雲 1999 年 921 大地震
天搖地動,山川大地一夕變色 崇聖寶殿亦不例外
並由政府判定為全倒建築物 大家正徬徨在建與不建之間
後來經第七屆董事長黃仁喜建築師
詳查 車籠埔斷層發現此斷層距本殿尚有 600 公尺之遙
正所謂:山窮水盡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此大家商議後 由董事會向政府申請報備獲准可以補強
本殿受損之處 後補強工作由董事長黃仁喜建築師義務規劃
*台中青年班* 緬懷徐昌大前人
把*徐前人 一生* 編成五劇本 來演出
從早期跟孩子學習到台東布道 到生病 簡易表達出來
讓大家有懷古滋味 ..早期是如何辦道
再往南談彰化
桃園新竹道務
盧凱諒點傳師於民國三十二年出生於
新竹市南寮 上有三個姊姊 下有一個妹妹及 一個弟弟
由於家境清苦 從小除幫忙父母 賣菜外 常利用閒餘時間打零工補貼家用
也因此小學未畢業即輟學工作 由於勤奮負責 十七歲即升任廠長的職位。
適逢常州抱一道務在新竹開展
於民國四十九年經表姐彭洪錦珠壇主引保 求得一 貫天道 並開始茹素
求得天道後 即跟隨在新竹領辦王銓囍點傳師身邊
一邊學習禮節 研讀經典 一邊幫辦道務 四處渡人
由於幫辦道務任勞任怨 竭心盡力 於民國六十四年承蒙上天慈悲領點傳師天命
協助拓展桃園 新竹 苗栗等地區道務
民國七十五年王銓囍點傳師歸空
徐前人將桃竹 苗地區之道務交由盧點師領辦
因大家齊心 協力
於民國七十六年在苗栗設立天妙公共佛堂
再來談台北道務
台北承德佛堂
困難中 無中生有
看出眾道親同心同力
智慧反應 被啟發出
徐昌大前人親和力帶動
生前就把藍圖籌建規劃好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