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性自清淨 欲求來耗神虛弱 掃清欲求神自爽 本來面目自返回
單就菩提來說 是通于聲聞菩提 緣覺菩提 但通常所說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
都是指大乘菩提來說 發菩提心的 即是發大願 立大志 先把求取無上大乘菩提的志願確定
方是真正的發菩提心 故此菩提心和二乘菩提心不同 這是發菩提心的人要首先注意的
其次 此菩提心和通常所謂發心亦有不同 通常說發心 是指人向善的方面去做善的事業
如修橋補路 布施結緣 由於此心行善事 便可得到種種的福德 但這是世間有漏善的福德
是在三界中有退墮的 若由此進一步說發心 就是二乘超出三界的無漏善的功德 較前為勝了
不過這兩種發心限於因地狹小 果報亦不圓滿 平常所說行善事 做福德的發心
不消說是在三界中 仍舊向輪迥循環的流轉 即二乘雖出三界 仍未脫變易生死苦
二乘雖然在有漏善中發心 成立出世無漏善的菩提心 但因為他的發心唯自利而不利人 所以落於二乘菩提了
如何是大乘的菩提心呢?即在普通發心 和二乘發心的兩重基礎上更進一步
菩提就是覺 覺醒來內修身養性 外廣結善緣
發起大悲哀愍救濟一切眾生的利他心 才是大乘菩提心 初發心不退成佛有餘
若無普偏廣大的利他心 即無普偏廣大的菩提心可說 即佛果上福德和智慧的妙用亦沒有了
因佛果的功德莊嚴 全視因地所發的心 是不是普遍廣大來轉移的
所以發菩提心的人 又不能不在此點上慎重注意
從發無上的志願───菩提心到證得圓滿的福智 不是在短時期內所能達到 須要發恆常久遠的心
無畏地 普遍地深入眾生的煩惱生死海中 修習對治煩惱生死的法門 煩惱即菩提 才有克證無上菩提的一日
因修行得人天善果容易 即得二乘菩提亦容易 唯大乘菩提最極難能 不是一世可成 須世世繼續去修
在此中間已發的菩提心 如何能繼繚續保持不退失呢?
又怎樣能更在來世使令增長呢?這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 就要已發菩提心
又在福智有相當成就的行人 自己憑志願堅固的力量 就可使菩提心相持不失
無論轉生天上人間 皆得聞法聽經 以大乘佛法自度度人 使菩提心輾轉增上 倍復廣大
雖然 若非大根大機 生死流轉 勢必因無把握而生起恐怖 由此因緣
佛又施設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 就是為防退失菩提心來說的 要行人臨命終時發願往生
依托諸佛果德本願力 得到往生淨土和諸佛菩薩俱會一處 既無外界眾苦的逼迫和擾亂
內心自然安和 由此專精續修 菩提心和菩薩行便自然增廣了 憑佛力往生
使菩提心相續不失的淨土法門 種數甚多 在中國是以彌陀的極樂淨土為最盛行
除此以外 真能使菩提心保持不退的 就是彌勒兜率淨土的法門
兜率淨土的法門 具如彌勒上生經所說 修此法門 第一要修十善 六度等行
第二要愛敬無上菩提心 第三要發願為彌勒弟子
這三個條件是修兜率凈土的基礎 由此基礎上修習 達到兜率淨土 有三等九品的區別:
第一等是修六度行的人 通於四眾佛子 但不必修得十分高勝 祇要已發心修習六度 便可往生
若六度齊修 便上品上生 修三、四度則上品中生 修一、二度則上品下生
第二等是四眾佛子及天龍八部等 發願求生兜率 或修持戒行 或聞名歡喜 或禮拜供養
具修四種 即得中品上生 修二、三種或一、二種 即得中品中生或中品下生
若善力不足 現世不能上生 來生亦得生人天善處
第三等 是犯戒造惡業的人 由聞彌勒佛名 至心懺悔並發願往生
本應墮苦 但由願力 臨命終時亦得彌勒佛力接引往生的
前面已略明兜率淨土的行人 和行人依因中所修的行而得往生 但是所得的果究竟如何?
現在再說一些 根據彌勒上生經所說 修行雖有三等九品的差別
但若一生內院 不論何等何品的人 皆得見佛聞法 證得不退轉 菩提心和菩薩行
祇有增長 永無退失 而且於將來賢劫中 常隨千佛下生 說法教化
這是兜率淨土比較其他淨土殊勝的地方 如往生極樂淨土 唯上品生可見佛聞大乘法
中品只證二乘果 若是下品生的 須更修若干劫才得見佛聞法
但是兜率淨土若得往生 皆可見佛聞法 同時 一見相好 一聞佛法 就可使菩提心永無退失
證得不退轉菩薩位 故所獲的果 最為殊勝!
至於修上生內院行的人 就是我們現在生長在釋迦佛法中的一班人
因為彌勒佛是候補釋迦佛位的 釋迦佛曾把自已未完的偉業 和未度盡的眾生
都付囑給彌勒佛 為彌勒佛之所護念和攝受 所以我們在釋迦佛法中的人
不論修習何行 或布施 或持戒 或參禪乃至修習其他淨土 真言法門等
皆在彌勒加庇保護中 即修求生其他淨土法門 或因願力不足 或因行力未充 不得往生
皆可由彌勒佛的力量,幫助輔導往生的,是故十方如來雖皆可為我們的皈依處
而彌勒如來實為普遍的總皈依處
如談彌陀淨土的大阿彌陀經 談藥師淨土的藥師經等裏面 都有彌勒如來在內
這亦正是表顯彌勒如來是總持一切的
因此 我們在釋迦佛法中的人 若發願皈依彌勒如來
無論修習何種法門 自然比較容易得成就了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發菩提心品第三
爾時薄伽梵作師子吼顯明祕密總持門已 時慈氏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一心合掌而白佛言
善哉善哉大聖世尊 能以大悲讚說如是祕密甘露勝陀羅尼守護法師
唯願世尊衰愍眾生 宣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令諸有情未發心者
云何發心?
已發心者云何修行?
復何因緣於大乘心得不退轉 ?
爾時薄伽梵告慈氏菩薩摩訶薩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欲為有情修大乘行 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應當先發五種勝心 云何為五
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
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 於險難中誓當救護
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
五者恒懷慚媿何時償畢
能發如是五種心者 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智名 華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即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
三藐三菩提 華譯為正等覺 或正等正覺 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條
無上菩提 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能證得
無上正等覺 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
無上正遍知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古譯
無上正遍道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古譯
無上正等正覺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新譯
意思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覺悟 亦即究竟圓滿的佛果
無上正等菩提 即無上正等正覺 菩提即是覺
阿耨多羅=無上究竟 無上了義 無上清淨
(三藐)=三德=正等(一切平等)=三法無差 即心 佛 眾生 三無差別
三身三德 三身是法身 報身 應身
三德是法身德 般若德 解脫德 以上二者互相配對 則法身是法身之德 報身是般若之德 應身是解脫之德
(三菩提)正覺 真正的智慧 正確的覺悟 正遍知 正遍覺 等正覺=真性菩提 實智菩提 方便菩提
=三覺 自覺 覺他 覺行圓滿=三智圓滿
三身 法身 報身 應身
法身又名自性身 或法性身 即常住不滅 人人本具的真性 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
佛是覺而證得了 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 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
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 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
應身又名應化身 或變化身 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
三身如來 法身如來 報身如來 應身如來 諸法如如不變的真理 名法身如來
這不變的真理和行者的智慧融匯在一處 成妙功德 名報身如來
證得此真理 隨機應化 勝用無窮 名應身如來
法身如來是體 報身如來是相 應身如來是用 一而成三 三即是一
發了菩提心和修了菩薩行 若欲保持不失 繼續增長 那最好的就無過於皈依彌勒
以彌勒為依止處 或修十善 六度行 或愛敬菩提心 或持戒 或修觀 乃至或聞名歡喜
或禮拜恭敬 都可以使菩提心 和菩薩行不退而增長的
宗教要有平等心 各人因緣不同 以包容心來代替忍辱 學習彌勒佛大肚能容
以包容 超越 六般若蜜菩薩道進入佛道....成究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