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
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100_7560   

須陀洹----是梵語 譯為入流
以根不入塵 而能入於聖流也 又因初預聖人之流的緣故
所以又譯為預流就是雖居塵囂 已入聖流 其所以無入相者
因其能卻六塵也 是為初果體

斯陀含----是梵語 譯為一往來
按小乘法 所謂欲界思惑 分九品 須分七次破 就是須七返生死
方能破之 所謂一返生死 就是生到天上 天報已盡 即轉生人間
受盡人間福報 又生到天上 如此者六返生死 算破了六品思惑
還下餘三品殘惑未盡 還須一返生死破之 就是再要一生天上
一來人間受生 斷此餘惑也 是為二果體

阿那含---是梵語 譯為不來
就是已斷盡九品思惑 從此寄位四禪
生淨居天 更不到欲界受生 是為三果體

阿羅漢----是梵語 譯為無生
就是不生不滅 已超出六道輪迴 不受生 應受人天供養 是為四果體

此位不言果 而言道者 因為與覺道已近也
無諍三昧----無諍者 無爭競之心也 三昧者 已到精妙處之意
離欲----離欲界之愛欲也
樂阿蘭那行者----樂者 愛也 好的意思
阿蘭那者----是梵語 譯為無淨 又譯為寂靜 就是無人我行也
若納禪師曰:無淨者
涅槃經曰 須菩提住虛空地 若有眾生嫌我立者 我當終日端坐不起
嫌我坐者 我當終日立不移處 即此義也
行 萌之於心曰念 見於行為曰行

澄清湖 009

 

【分解】
前言佛法不可執著 此言佛果也不可著相也
須菩提因昔日佛為聲聞說四諦法 以為佛所說 必有法可得
依法而修 必有果可得
此皆意言分別 隨言生解 皆落在能知所知之中
殊不知般若實相 非一相 非異相 非有相 非無相 非非無相
非非有相 非非一相 非非異相 非有無俱相 非一異俱相
離一切相 即一切法 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也
破相破到極處 即諸妄盡除 諸妄盡除 不真何待也

【概論】
本分 因前分點出所謂佛法者 即非佛法
佛乃恐眾弟子 還未明白這個道理 要想眾弟子
當機深悟住心無住之理
並因小乘法 拘泥於名言習氣 執有實法 所以一方面是欲從小乘法
誘導眾弟子領悟 一方面是因為知道須菩提 已成小乘之道
欲藉須菩提的口中 說出須菩提自已所證之果來
原來大乘法 是一個積極修行法
在自利利他行菩薩道 具同體大悲 無量大慈的苦心

小乘法 修行法 在為自了生死
印度古時候 國富民安 百姓多圖安逸
佛出世這個地方 不能不順人情 兼用小乘法 所以本分
因為前分說到佛與法皆非 恐眾弟子們 疑謂佛不可求 法非可取
斯則進取無可住矣
所以乃假須菩提小乘之悟 為眾旁通 好使眾弟子領悟
又四果中 皆有無(無所入 無往來 無不來 無有法)乃無為之法
所謂一切賢聖 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於此可證
佛之有四果 猶孔子之有四教
但是佛說的四果 自有等級
第一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是知欲當避 此果之初生
第二 一往來 是不再蹈欲境 即果之長大也
第三 不來 是離去欲境 即果之成熟也
第四 離欲 是脫然除欲 即果之已收也

澄清湖 011

 

【附言】
佛法 原來大別為顯教及密教兩種
顯教 又分小乘大乘兩種 小乘 再分俱舍宗與成實宗兩種
大乘再分三論宗 法相宗 天台宗 華嚴宗 律宗 禪宗 淨土宗七種
密教 再分金剛部與胎藏部兩種
小乘之俱舍宗 立聲聞 緣覺 菩薩 三乘之因位果位
聲聞乘 要在修四諦法 速者三生 遲者六十劫 方能得果
其修行之方便有七 得果有四 詳表如左:
聲聞乘
五停心觀 ---以五觀 停止五心過
(一)不淨觀 退治貪慾(二)慈悲觀 退治嗔恚 (三)因緣觀 退治愚癡
(四)分別觀 退治我見 (五)數息觀 退治散亂
別相念處 ---分修四念 (一)觀身不淨 (二)觀受是苦
(三)觀心無常 (四)觀法無我
總相念處----總修四念處 恆念此身 不淨 是苦 無常 無我
---能於真空 發相似之解 伏煩惱惑 得佛法氣分
如同鑽木取火 先得煖氣 曰煖位
---再進而相似之解增勝 定觀分明 在於煖位之上
如登山頂 觀望四方 悉皆明了 曰頂位
---再進而明四諦之法 即可決定 堪忍樂欲 曰忍位
世第一法----再進而修四諦之行 漸見法性 雖未得聖道
而於世間稱為第一 曰世第一法

100_7942

 

須陀洹果----世第一法之後 無漏智生 斷盡三界見惑
曰須陀洹果 又曰預流果 是初果
斯陀含果-----從此斷欲果思惑之少分 尚往來於欲界者
曰斯陀含果 又曰一來果 是二果
阿那含果-----斷盡欲界思惑 而不再生欲界者 曰阿那含果
又曰不來果 是三果
阿羅漢果-----若全斷三界思惑 超出三界者曰阿羅漢果
是四果(三界者指欲界 色界 無色界)
五停心觀 別相念處 總相念處 謂之三賢
煖位 頂位 忍位 世第一法 謂之四善根
綜三賢與四善根 謂之七方便 就是聲聞乘的因位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就是聲聞乘的果位
見惑思惑 同屬煩惱
若區別之 凡於意識 起諸分別 迷於真理 而起的我見邪見等 謂之見惑
五識對五塵境(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對於五境 有見聞嗅味觸之作用)
迷於事相而起的貪愛等 曰思惑 見惑為覺悟的障礙 思惑為解脫的障礙
故欲悟四諦之真理 必須斷見惑 欲出三界 而入涅槃 必須斷思惑
不可不明辨之 無漏智者 乃悟二智中真理(有漏無漏)之一
離一切煩惱之過非 清淨無垢之智慧也

100_7943

 

【解釋得四果原則】
見思惑
佛學分成大乘小乘 小乘裡頭又分兩個﹔
一個是小乘 普通叫它中乘 小乘又叫聲聞 比聲聞高一點叫獨覺 也叫緣覺
 像阿難 須菩提等 在佛的弟子裡只能算是聲聞
再高一點就是獨覺佛獨覺佛又叫做辟支佛 辟支是梵音
獨覺就算生在沒有佛沒有文化 甚至沒有佛教的世界 他自己也能開悟
雖不算大徹大悟 可是還是作一個了不起的超現實的聖人
這個屬於獨覺 也叫做緣覺 仍屬於小乘
 所謂小乘 目的是先求自了 先求跳出世界 避免入世
小乘又分四果羅漢 果是果位 初果羅漢叫須陀洹 二果羅漢叫斯陀洹
三果羅漢叫阿那含 四果羅漢叫阿羅漢 這都是梵文譯音
羅漢不一定是出家人 無論在家出家 修行到一定的程度
都可以成羅漢 不過佛在世的時候 證得羅漢果的 出家人比較多
 如何能夠修到四果呢﹖必須能夠斷掉了見惑 思惑
 「見惑」有五個 是思想上 學問上 觀念上的問題﹔
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
這個五見愈厲害 邪見 戒禁取見 多數是屬於宗教信仰方面的
認為非這樣不可 初一十五非拜拜不可 否則就犯戒了
有些教一定要吃甚麼東西才行 這些都屬於戒禁取見
見取見是說自己的心得修養
譬如有人打坐修行有了境界 或者見光了 認為這個光才是道
沒有得到光就沒有道 這就落在見取見上 都是思想觀念的問題

100_7944

 

100_7946

「思惑」也有五個 就是貪 嗔 癡 慢 疑
道在心念 在這個「思」念裡頭 這個東西叫思惑
在思想觀念裡頭 這一點解不開是不行
六祖叫我們 不思 不思善 不思惡 善 惡兩放下

 

這也是人性 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
甚麼是貪﹖貪名 貪利 貪感情 放不下 貪這個世界上的一切 都屬於貪

 

「嗔」 嗔心嗔念 大家以為自己都沒有 脾氣大 當然是嗔念
恨人 殺人 怨天尤人 都是嗔 是非分明也是嗔 一念的嗔就是厭惡
不管是念佛的 參禪的 密宗的...甚麼宗沒有用必須要斷這個思惑
「癡」就不多說了 大家有時都會癡 癡癡呆呆 每一個人都癡過
貪嗔癡 佛經上講三毒 就是使我們不能悟道 不能超凡入聖的三毒

 

」叫做我慢 就是自我的崇拜 自我的崇高
「疑」就更難了 佛學再研究下來 了解人性 人根本不會相信別人
因為有我 有我慢 所以對一切真理都不信 不曉得靈不靈 都在疑
沒有一個會真正絕對信的人
所以貪 嗔 癡 慢 疑這五樣 是思惑 思想上根本障道 不能解脫
學佛是求解脫 能解脫一樣已經是了不起了
五樣都能解脫了 才能夠證到四果羅漢

 

 

100_7948

 

初果羅漢叫須陀洹 中文的意思是預流果 斷了五個見惑
但是 根本思惑還沒有解脫 因為餘習未斷 所以要七還人間
餘情是剩餘下來的情感 斷不了的 還是要七還人間才能了
如果七還人間時 不曉得再進修 還是會後退的
 修到了預流果的人 死後不到這個地球上來了 而升天去了
天上的生命結束了再來做人 這一種人稱為再來人
他們是來世間受報的 因為有些帳沒有還 要來還帳
七還人間 生了死 死了生

到了二果斯陀洹 是一還果了 思惑的根根拔出來一點
死後再來一次世間 把所有的債務清了 可以到另外清淨的地方去
還非究竟
三果阿那含叫做不還果 不回到人世間來了 直接從天上證四果入涅槃
佛經上說 他們涅槃的時候有幾句話:
「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梵行已立 我生已盡 清淨修行的 不一定得道啊 天人清淨境界的修行
已經建立得到了
所作已辦 欠債還錢 債務都沒有了
不受後有 不再來了 有些經典上用四個字形容「長揖世間
向人世間作個揖 不再來了 這個叫不還果 三果羅漢
不再來要修到三果羅漢才行 才能長揖世間
要到四果阿羅漢的果位 才算在這個世間成就

 阿羅漢是譯音 阿是無的意思 阿羅漢就是無生 永遠沒有煩惱
沒有魔障 心中之賊拔去了 此心永遠清淨光明 這是阿羅漢果
這四個羅漢果位 包括了三界的天人

100_7949

 

初果 二果羅漢死後不來 就暫時升天去了 升的不是色界天而是慾界天
我們人講的三十三天 是慾界天的一個中心而已 這一層天的中心
並沒有離開日月系統
所謂慾界是指生命由男女情愛結合而延續的 不但人是如此
任何的生物都是由兩性雌雄的關係而來 因為有愛有慾 所以稱為慾界
慾界裡的天人地位比我們人高
初果羅漢死後往生 是上不了色界天的 只是升到慾界天而已
因為他只斷了一部分的情 而且這個情是壓下去的
慾的根未盡 所以仍在慾界天

到了三果 才能夠升到色界天 色界天的最高處「大自在天」
佛經中又叫「有頂天」 好像天頂有蓋一樣
慾界天還在這個銀河系統 色界天已經超出銀河系統了
再上層是無色界天 大阿羅漢可以到 大阿羅漢差別很大
譬如須菩提 阿難 迦葉尊者 有時也稱大阿羅漢
釋迦牟尼佛也是大阿羅漢 他這個大阿羅漢就大了 大到叫如來了

我們現在做人的修養 要把心中的貪嗔癡慢疑洗刷乾淨
平等 慈悲 愛一切世人 設法除掉見思兩惑

100_7950

 

三界的見思兩惑叫做八十八結使 慾界裡最多 像八十八個疙瘩結在一起
真正講修行 就是解開結使 轉變自己心理的行為
心理行為轉變了 進一步能夠把智慧開發 斷了思想上
見解上的偏見 才叫做解脫
學佛修行 不論大乘小乘 都是五個程序
戒 定 慧 解脫 解脫知見

為甚麼要持戒呢﹖是要使自己心中的結使不再與外界連起來 不再打結了
不準外面打進來 自己也不想打出去
持戒就要定力 所以要修定 打坐不過是修定的一種方法而已
真正修定要隨時當下都在定 心中凝住在一點 止於至善
八十八結使還沒有動搖 要到達智慧發起了 結使才開始有一點點動搖
等到解脫了幾個結使 才解脫了思惑

知見又不同了 見是看到 看到慧 見到性空緣起真正空性的一面
性空緣起翻過來是緣起性空

100_7951

 

【解釋】
佛又問須菩提 你的意思怎麼樣﹖
須陀洹能作是念
一個修道的初果羅漢 心裡能不能有已經得須陀洹果的念頭﹖
這個意思是一個悟道的人 能不能逢人便說他已經悟道了﹖
學問深時意氣平 學問到家的人 意氣都很平和了
何況果位上的羅漢!所以 須菩提聽了佛的問話 就說那不可能的

須陀洹就是預流果 預流就是入流 入甚麼流呢﹖
人到聖人之流了 已經站到聖人隊伍裡去了
也可以說 他所悟的道已經入法性之流了 法性不是人性 是道心
人性是醜陋的一面 法性是由人性普通的縱慾 情感 愛欲脫出來
進入清淨的法性一面了
 佛說 怎麼樣夠達到初果羅漢呢﹖
佛在這裡已經講到功夫了
所謂的入流 反而無所入 換言之 他證到空的境界 就是緣起不起了
緣起性空了 也就是證到了性空 念念都是空的境界
 所以說他不入色 眼睛視而不執 初果羅漢不會被好境界捉走
此心歸到平淡 沒有事 不入聲 香 味 觸 法
這是甚麼境界﹖這就是應無所住 這就是真的無所住
修養到在人世間作人 作事 利益一切人 一切都不住 心中都不留
甚至做了無量的功德 過了就過了 這才算接近初果羅漢
維摩居士說 一切大阿羅漢 八十八結使斷了
但餘習未斷 剩餘那個根根的一點習慣還沒有斷 這就叫餘習末斷
大阿羅漢尚且如此 何況我們凡夫

得了初果羅漢 對於六根六塵不是不動心 只能說入流而已
可是心念之流還沒有空 等於石頭壓草 碰到某種環境 還會暴發的
二果羅漢 只有一次回轉人間 名義上講再來一次 等於沒有來
許多人生死到了 過去的業債已經完了 有時候來入胎一下
在胎兒階段就流產了 就完了 這一生債算是還夠了
有許多人眼父母的因緣很好 但是時間很短 緣也完了
他是已經成就了的人 只不過欠這麼一點親情之債
但是自己也欠他眼淚啊也為他傷心哭這麼一場
帳也完了 就可以了 這是二果斯陀含

100_7953

那含果 這是不還果 這一生過完就結束了 是三果了

三果羅漢就高了 說不來人間 也不一定 他還是來
因為他已經無生死可了 來也不怕 只是羅漢有隔陰之迷
投一個胎就迷掉了 到了三果以上 定力高的人可以不迷
甚至自己知道是前身來轉世 入胎不迷 這一品講三果羅漢
「名為不來 而實無不來」 就是因為三果羅漢
生死來去比較自由的原故
講到阿那含的果位 不再來人世間這個慾界了 實際上來不來呢﹖
還是要來 就是到了四果阿羅漢 也不是絕對的不來
大阿羅漢一定八萬四千大劫 地球形成又毀 毀了又成
但是他不出定則已 一出定怎麼辦﹖
也只有回向大乘 由般若智慧的解脫 才能成佛

所以小乘的前途 還是要回向大乘 由小乘的聲聞
向這個大乘 才能真正成就 也就是說 真正四果的阿羅漢
實無有法 名阿羅漢」 就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法證到空
如果還有空的境界 就落在邊見了 如果說是無邊
則又落在見取見了 這都是見地不真
 所以真正的空 是沒有空的境界可得
為甚麼人會有空的範圍而落在邊見呢﹖
原因是智力有限 人的智力與心力有限度所以才會產生這一種見解
所謂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它是沒有限度 沒有範圍的無限

100_7954

 

最後我們看他的結論 這是須菩提講的: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須菩提認為 到達了阿羅漢的境界 他沒有絲毫我已證果的念頭存在
如果有這一念在 一念就是萬念 這一念就會牽連到重重疊疊
所以華嚴經稱為帝網重重 帝就是大 我們的思想 感覺 情感
像一個無比大的大網 只要一個網眼洞動一下 其它的眼洞都跟著
一起動 就是所謂帝網重重 我們修持的業力 心性的業力
一念動 百千萬億念都牽動其中
說有一切有 說空一切空 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 大阿羅漢 如果有自覺已證到阿羅漢的境界
他的我人眾生壽者四相都有 他只能算是個貨真價實的凡夫
根本沒有得道 拿禪宗來講 如果有人說他已經「悟」了
那就是言旁口天的「誤」 更何況一個得道悟道的人
決不會自覺有道了 須菩提接著報告自己的心得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慾阿羅漢。】

須菩提說 佛說須菩提已經證得了無諍三昧 一切無諍
罵他也好 恭維他也好 喊他是天王老子也好 他都無所謂
不是沒有聽到啊 只是他聽到心中平常的很
既無歡喜亦無悲 是非一門 一切無諍心平坦然然
引用維摩經的境界 這就是天花著身 佛給須菩提的評語
說他已經得到無諍三昧 但是下面一句話要注意啊
「人中最為第一」 還是人啊 是人類當中學問道德最高的

以學佛四加行來講 人中最為第一就是世第一法 做人到了最高處
道德修養都是第一名 人中最為第一

佛給他的下一個評語「是第一離慾阿羅漢」
這是講須菩提在的時候 佛給他的評語 還只能夠超出慾界
所以是離慾阿羅漢 至於能不能完全跳出三界在當時還不一定
在佛講金剛經的時候 須菩提的程度只是離慾阿羅漢 絕對無欲而已
 這個欲是廣義的 不是指男女之間情愛之慾 是指一切的慾
連修道 貪戀打坐 貪戀清淨的那個慾望 都是慾
須菩提已經空了一切的慾 所以是第一離慾阿羅漢

他說 儘管你老人家給我這樣一個評語 說我已經達到這樣一個境界
但是 自己說我絕對沒有這樣一個觀念 我不會認為我已經到達了人中第一
我更不會認為我已經得到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
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給我這個評語 已經證到了離慾阿羅漢 是人中第一 在同學裡頭是第一
我自己想都沒有想 絲毫沒有這個觀念 假定我心裡頭有這麼一點觀念
您就不會說我是一個樂於寂靜的行者了
寂靜 就是徹底清淨的人 喜歡住山 自然就有一個寂靜的廟
廟在那裡﹖
廟就在自心中 古人的一首詩:
人人自有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這一品就是說明四果羅漢的修法
金剛經上所討論的重點在甚麼地方﹖
無所住 到了這個極果 心中還有這個得道的觀念
那就已經有所住了 那就錯了

四果階梯著意成」 羅漢有四個果位 大乘菩薩道有十地
這些是如何區分呢﹖
其實都是見地問題 所見的範圍 所見的程度 也是一念的關係
四果這個階梯怎麼來的﹖是由作意而成
人生學佛修道 這一念能平靜 則萬法皆空
但是這一念最難平 這一念就是當下一念 由於貪嗔癡慢疑
的感受及執著 當下這一念不能平 因此所有的修持都是白費了
禪宗祖師有四句話:
佛說一切法 為度一切心 我無一切心 何用一切法
達到這個境界就是佛 這是金剛經徹底的意義
要成佛沒有定法 隨便修那一門 自己想辦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羊*笑彌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