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來自格友 clean  http://tw.myblog.yahoo.com/jw!hcqcKqGaHxVL0jPhM56wolU-/article?mid=15396&prev=15850&next 


學 道 就 要 自 修 下 工 夫


聖賢仙佛留下千經萬典 好多同修也不斷學習 去追求其中精妙真理 但是追求


幾十年 年老了還是模糊一片 為什麼?因為我執太深 不肯自修 可以當做借鏡


沒有確確實實去了解經典中真義 躬行實踐 所以不管年輕或年長 現在


既然學道 我們就要自修 要真正下工夫


修 行 首 忌:無 恆


在自修方面 首先要袪除三病 1 為無恆之病 孔夫子講:人而無恆 不可做巫師


人如果沒有恆心的話 連一個巫師 我們修道也是 沒有恆心 常心 都會失敗


不 明 理 就 無 法 有 恆 心


人為什麼沒有恆心?因為不明理 理不明就無法修道
人們對好多真理還不太了解


因為不了解這些道理 對我們幫助 所以有些時候 會覺得佛堂的禮儀太嚴


禮貌太多 而失去精進心 不肯自修 這就是沒有恆心


繼 續 不 斷 自 然 見 功 效


我們要明白 成仙 成佛 成聖賢都是靠著自修的功夫 我們做人也是如此 如果


我們在做人當下 不能要求自己始終朝著正大光明之路走 將來是一事無成


修道要有一顆恆久之心 繼續不斷地學習 不斷自修 時間一久
自然達到它之功效


修 行 次 忌 :貪  多


2 貪多之病 俗諺:貪多嚼不爛 這口嘴巴就這麼大 你把它塞得滿滿
嘴巴就動不了


反而一口也吃不下 更加難消化 還不如一點一點品嚐 咀嚼
可以將它充分磨碎消化


我們修道也是如此 如果希望一時之間把所有道理都學到 得到 這樣就是貪多


少 則 得  多 則 惑


學習中要慢慢消化吸收 如果能不急 慢慢來 少一點 腳踏實地得做


反而有所得 貪多的話 沒吸收就要迷惑了 因此要慢慢地學
學而有恆 真正得到它


方才是自己的 要重簡易當中去找出容易的方法來依循 能依循就有所穫


修 行 三 忌 :速 成


3 求速成之病 現在這個時代 任何事我們都要求快速 修道更加是 但其實


修道是一種長跑 不是五百米 一百米的路程 欲速則不達
如果想要快 反而易失敗


倒不如按部就班 慢慢地走 有一天一定可以水到渠成 達到目標 大家看


就算一小滴水滴在桶裡 只要持續不斷 過一段時間它會滿的
一滴滴屋簷下的水


滴久了 也可以滴成一個坑洞來 所以不需要強求 一切順其自然 自然最簡易


不是刻意 也不是苛求來的


潛 浸 蘊 酵 出 味 道


一個人修道如果太過刻意的話 原本初發心往往無法持續 所以要能沉浸濃郁


一得到真理之後 把身心所有一切浸潤在那裡 一直浸出香味
讓它發出光輝氣味


來薰陶大家 反之 貪快 囫圇吞棗吞進去 拿出來 一點都不能發揮功能




煥 然 冰 釋  怡 然 理 順


所有的學習都是如此 如果我們欲求快速 就無法明遼它究竟之處


真的能夠慢慢有恆學習 有朝一日 就可以恍然大悟!喔 原來是這樣


好像一塊冰 遇到熱溫它就融化 化就是得到真義 很安然順理成章
了解其中真理


這就叫煥然冰釋 怡然理順 常常能夠這樣慢慢細嚼體會
生活中就有非常科學之道
讓我們得到無窮的助益


自 修 去 三 病  修 道 無 阻 礙


以上( 無恆 貪多 求速成) 這三樣修道的毛病 如果都能經由自修 如法解除


將來修道路上就可以順利向前邁進 不會中斷 遇到一切外緣 我們的內心


也不會產生阻礙 容易犯這三種毛病 一但遇到挫折
就容易受阻 必須非常努力以赴才行


保 護 好 假 我 色 身  方 能 學 道


我們能隨時研究道理 是因為有一個假我色身 所以在這個世界法中 要保護好


才能讓我們學真理 修聖仙佛道 將來可以成聖 賢 仙 佛 每個人受到思想 生活


環境影響 心情產生變化 加上所有一切外緣 好比身體受寒 發脾氣 吃壞肚子...


這些都會讓我們的身體發生失常 不守軌道的變化 就叫做病


理 法 方 藥  治 病 之 道


有了病就要理 生病看醫師 醫師一定會為我們把脈 好多細節來幫分析一下


這就是理 這個頭痛是因為吹風 或者受凍 或者是胃痛 沒消化引起..把它理出來


再來 就要用方法了 頭痛是胃引起的 就要從胃下手 那裡引起 那裡下手


接著就是開藥方 是那方面藥品 回家之後就是吃藥了


靠 自 己 開 口 吃 藥  病 才 會 好


有人解釋給你聽 拿了藥 這時說:我最怕吃苦藥 請問病會不會好


所以我們在世界上 被世間法睏得太多 最簡易就是脾氣毛病一大堆


仙佛聖賢 開了好多妙方 好多方法 理 法 方 藥 甚麼都幫我們準備好了


最後要我們開口吃藥才會好 親自修行才會到對岸


找 出 病 因  對 症 下 藥


所以說我們所生的病 是從心呢?從情呢? 還是從外緣呢?大家提供很好


意見 講了五遍 我不理大家 大家有何反應 (生氣) 這是從那裡引起?(從心)


你對人付出 對人好 非常有愛心 對方卻一點都不理會 那會如何?因為付出
已經
落空了 沒有得到回報 會甚麼樣?(傷心) 這病如何引起的 (從情)


所以我們每一樣病 要先問問自己 是心病 還是情病 或者從外緣 才能對症下藥


整 齊 思 慮  敬 慎 威 儀


接下來看醫藥學上解釋 我們的心 脾 肝 肺 腎 甚麼情形下會受傷害?


如何保護它 根據研究 人過度歡喜 就會傷(心) 突然來的喜歡 會讓心散亂


把持不住 太過歡喜也會失態 所以我們的心平日就要為持平靜
要內而整齊思慮
外而敬慎威儀 內心要平整齊一 思慮有調理 不慌亂
外表要誠敬謹慎 儀態有威嚴 不失態


泰 而 不 驕  威 而 不 猛


我們常常在太開心的時候 會哈哈哈哈大笑 笑的很大聲 笑得很遠之人都聽到


這樣威儀就沒有了 在這種情形之下 我們要小心 必須要泰而不驕 威而不猛


我們如果說非常有成就 或有了好表現 不能得意忘形 不管有錢 有才 有能力


都不值得驕傲 天下沒有甚麼值得驕傲 人與人相處 一山比一山高


天上有天 人外有人 驕傲就埋下失敗的基礎 雖然我很莊嚴 很有威儀的態度


但不是甚麼了不起 盛氣凌人 要以禮養心


過 喜 傷 心  以 禮 養 心


喜傷心 過喜會傷我們的心 必須養心 養心用甚麼方法呢?
用禮 人如果非常有禮


微笑 言語 態度也好 不管甚麼場合都能以禮養心 就不會失態 若不能


在太過歡喜的時候就會失態 放肆 馬虎 這個很重要 一定要小心


過 思 傷 脾  以 信 養 脾


思慮太過 就會傷脾臟 不相信試試看 一整天坐在那裡不停的想 想不通的時候


連茶 飯都吃不下了 所以思慮對脾臟會損害 這時要以信養脾 什麼是信?


飲食有節 起居有常 吃飯時好好吃 睡覺時好好睡覺 要有正規節制 起居正常


不要該吃不吃 該睡不睡 一直想著心事 這樣就失信


做 事 有 恆  容 止 有 定


信以養脾 要做事有恆 容止有定 我們做起事來一定要有恆心 在修持上 做事上


容貌舉止上 都要有一定節制 不要今天大笑 明天就變成苦瓜臉 人見人討厭


這個千萬犯不著 要有自己的主見 人家約我們 我們一定要守信  信就能定


我們思慮 讓大家不會想太多 用信來養我們脾臟


一 陽 初 動 時 處  萬 物 始 生 時


怒傷肝 情緒上容易發怒之人 易傷肝 就是肝火旺盛 人一發脾氣就升肝火


 臉就發紅更嚴重 臉色變成黑黑的豬肝色 所以生氣是不好


 一陽初動處 萬物始生時 一陽發動


就是脾氣旺盛 動了這個念頭 萬物就生 火氣就跟進上陽


不 藏 怒 焉  不 宿 怨 焉


此時 要能 不藏怒焉 不宿怨焉 肝火上揚 今天忍不住 發過脾氣就算了


不要把怒氣藏在心裡 不把它熄滅 昨天被你罵一頓 算了 今天還是照樣問好


心不要有這念頭 我才不理你 這個宿怨停在這裡 就會有火
火燒起來 就會發怒 就傷肝


過 怒 傷 肝  以 仁 養 肝


以仁來養肝 仁就是愛心 大家用一顆愛心來養自己的肝 昨天被罵 肚量大一點


算了 不要把氣 擺在心中 以仁養肝之


過 憂 傷 肺  不 如 聽 其 自 然


人難免有憂慮 該憂時就憂慮 憂慮沒有用的話 就不要給自己增添麻煩 因為


太多憂慮就會傷肺 上天給予 好多事情使我們憂慮 想一想
憂慮沒辦法處理 還是聽其自然


憂 慮 沒 有 用  盡 力 就 好


好比 明天要去旅遊 聽到天文台報告 明天有大風雪 甚麼辦?
不要睡覺 明天要旅遊


大風大雪甚麼走呢?這樣擔心有用嗎? 沒有用阿  痛痛快快睡一覺 再看明天


天氣報導 不是嗎?考試也一樣 明天大考了 憂慮名落孫山 沒有面子 擔心覺也


睡不著 書也讀不進 如此更糟 還不如 不要想它 順其自然就好了 只要盡心盡力


一切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有 公 心 就 不 必 憂 慮


憂慮會傷我們肺臟 我們要用甚麼想法來平靜心情呢? 就是擴然而大公


把自己的心胸變得非常廣闊 並且要有一顆公心
有公心就不會憂慮 憂慮是我們


私心 因為一有私心 就怕人知道 怕人來挑毛病 就更憂慮 我們大公無私


不要有一種隱藏的心態 沒有甚麼 就是這樣簡單 攤開來好了嘛 就能


物來順應裁之 任何東西 事情 我們就順應它


物 來 順 應  量 而 裁 之


裁就是安排  安排適合我們能用 則用之 物來順應 其以消化


有甚麼事情來 就要順它 如何去安排 去處理 不要生出無明煩惱來


揆 之 天 理 而 順 以 義 養 肺


不管是從那裡來的事物 我們就一一安排 來處置的話 心就可以安定 沒有煩惱


可以揆之天理而順 依著自然道理而非常順利 這就是以 義 來養肺


我們拿很適宜 合乎道理的方法 來應事應物 就不會增添煩惱 添增憂慮


過 恐 傷 腎  以 智 養 腎


過恐傷腎 如果我們對某些事情 感到非常恐懼 太過的話 就會傷害到腎臟


做為學道修道人 心欲其定 氣欲其定 神欲其定 體欲其定 我們心要安置好


心有恐懼 則不得其正 如此就不會恐懼 還有我們的氣 神 身體 也都要


以智慧來安定它 這就是以智養肺


陽 中 求 陰  泉 源 不 竭


我們知道自己的 心 肝 脾 腎已經有虧損 今天我憂慮多
就知道會傷害肺 甚麼辦?


就要用吃藥來補 要補陰 就要從陽中求陰 因為陽過盛 陰就虧 把陽盛平衡一下


使陰陽中和 能平合 就能相助 互助的話 我們的陰就會很安定 好像泉水源頭


一直流 綿綿不斷 身體就能水火既濟 就不會發生問題


陰 中 求 陽  生 化 無 窮


善補陽者 必於陰中求陽 陽得相助 生化無窮 我們知道陽已經虧損 就要想辦法


補給它 要從那裡下手?從陰中求陽 因為陰盛 陽就衰 陰要去掉一點 方可以


使陽氣上升 陽起的話 如此就可以陰陽相生 生化就無窮盡身體
所有一切就能夠源源不絕的供應
 


扶 正 袪 邪  量 大 能 消 氣


同樣地身上有正氣 也有邪氣 正氣盛 邪氣消 如果邪氣盛 正氣就衰


正氣是自然的氣 好比年輕人 三天三夜不睡覺 還能精神飽滿 就叫正氣充足


有了年齡就不行 一晚不睡就不舒服 邪氣就來了 身上有正氣 也有邪氣


邪正相鬥甚麼辦?應扶正袪邪 把正氣扶起來 邪氣就去除它


量大一點 不要記得那麼認真就會好了啦


久 病 元 虛  輕 可 去 實


生病時間長了 久病元虛 攻補兩難 病得太久 俗話說 虛不受補 身體實在太虛


給他一點人參 糟糕了 病情加重 因為不能補 好比肺病之人 非但是虛不受補


每到下午就發燒 發燒就是熱 熱就是實 講起來是實熱 實要用瀉的方法


但是身體已經虛得不得了 你不能再剝削它 瀉也不可以 補也不可以


那就輕可去實 慢慢來 一點點地把虛火去掉 用輕一點的來補挺身就可以了


扶 正 毋 礙 邪  袪 邪 毋 傷 正


在我們修持功夫上 在辦事的經驗上也是一樣 在一個團體中 有好多事情


就像生病一般 有正氣也有邪氣 也會久病 有的人修道幾十年了
會講道理給人聽


但是他的病自己不醫 自己不看 久病之後 用甚麼方法去治他 他也不會接受


就要想辦法 不能太厲害 慢慢有耐心扶正他 慢慢把他邪氣改掉


這是要有一種德 有一種方便之法門 好好的來調正 方才可以 注意


扶正毋礙邪 袪邪毋傷正 如果太過 太急 那就不好了


君 子 攻 其 惡  無 攻 人 之 惡


孔子說:君子攻其惡 無攻人之惡 事情不好的地方 我們要把它去除 但不能


老是指責別人 這點很重要 我們學道修行 對自己 對人家
我們都要能夠盡量圓融


在修持上 在辦事上 讓對方能自己慢慢的覺悟 方才上策


過 度 熱 衷 就 會 生 邪 生 病


要知道 諸邪皆從熱化 所有邪氣都是從熱而產生 我們修道也是一樣


貪心妄想 熱衷名利 都是一種熱 都會生邪 熱衷於公 也會生邪  所以我們


要很小心 這個熱是可以 但是不能熱到發邪 邪就是生病 病根就來了


既 欲 合 宜  猶 當 知 忌


我們應該要 既欲合宜 猶當知忌 宜就是恰當 圓滿 忌就是要知道那些事情


我們不可以去碰 也盡量不想  更不可以去做 好比有肺病 不能吃辣椒
不能吃油膩的東西 不能不睡覺


好多的禁忌要知道 否則醫師給你藥 給方法 給甚麼都沒用


 我們修道這方面也一樣


先 避 其 害  後 用 其 利


當我們知道以上這許多病 知道病根出在那裡後 先避其害 後用其利
於身體有害
就要避開 對身體有利 善加利用 同樣的


我們修道 煩惱場所 是非場合


盡量避免 會損害我們 不利的地方 能避則避 有利己利人 盡量善加發揮


聚 散 圓 缺  看 破 跳 過


世界上的事情 不可能永遠保持的 有聚有散 像月亮一樣 有圓有缺


有治就有亂 有興就有衰 這是永遠循環  我們歷史 想一想
哪個朝代不是由治而亂?不是由興而衰?


所以不需要將利害得失掛在心裡 有得就有失 有成功就有失敗 在世界法中


聚散圓缺 治亂興衰 成住壞空 統統要看得破 跳得過 道理很容易懂


但跳不過去 永遠停留在煩惱中 永遠是苦


以 義 制 事   以 禮 制 心


我們要以義制事 以禮制心  以最適宜的方法來處理事情 不會產生煩惱


以最合禮 合理的禮儀來調適我們內心 心就不會散亂 就能達到禪定境界


一 生 錯 過 罪 決 定 升 降


人的靈性到最後 是升是降 將來成佛 還是入地獄?全部依著一生的錯過罪


來決定 如果沒有做錯 犯過 造罪 那我們就能成佛成菩薩 有錯 有過 有罪


對不起 我們就是眾生 將來淪為鬼魂


病 痛 自 找  成 佛 自 求


總而言之 所有生理 心理上的病痛 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將來成佛成菩薩


也是靠自修自求來的 所以我們學道 把這個基本的理路理清 做人做的開心


身體健健康康 就有本錢做更多聖事 人在不同環境中 都會有所領悟


一步一步慢慢學習 遇到事情能看的破 跳的過 一身輕鬆無比


輕清上升就是佛 我們都是未來佛 未來菩薩! 祝賀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羊*笑彌勒* 的頭像
    小羊*笑彌勒*

    ○ ○ ○ ○ ○ ○ ○ ○ ○ ○ 小 羊 ○ ○ ○ ○ ○ ○ ○ ○ ○ ○

    小羊*笑彌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