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
心者..斜心已偏掉.貪嗔痴來.要明心.三毒自消
要恢復正心..成直心
經者路徑也 要給人來走才有目標方向
全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大也
般若..妙智慧非一般說聰明..巧智也
波羅..彼岸..離苦得樂究境岸
蜜多....淨土也.
淨土有很多隨各人因緣.發願心而往
如一貫道是彌勒淨土
心經....所有淨土都尋從心路程前往
六般若蜜....忍辱最難行 智慧最尊貴..
沒有智慧.不能辦別是非.被人牽著鼻子走.走偏了而不知 白修道
惟有智慧.才能成道
:心經:是大般若經濃縮有260字
佛陀講經49年 光講般若經就有22年
:觀自在菩薩:
觀者..有內觀與外觀 是正觀
再與*看*字來比較
看者..目被蓋.只能表面看局部忽眼看 而且是歪見.非正見
看邪看歪..自然容易走入旁左道
修行要正觀.才是正道 走正門
自者..目加一)..眼晴為靈魂之窗....
這一點就是靈魂之門 居正門
*自己*找回來ㄛ 找加一就是*我*
*在*者...一人土..中央戍己土
一人居住中央正門
:自在:自己 安然安祥居住
菩薩也....是菩提薩埵簡稱 菩提.是覺 薩埵.是有情
*覺有情...就是渡眾生
談到菩薩..大家都是菩薩 只要*信*就是信菩薩
菩薩有五十位階
1十信..2十行..3十住 4十迴向..5十地 共50位階
修成第八地..不動地就不退轉..已經穩定了
:觀自在菩薩:
這裡觀是內觀 時時二六時中守住元神自性能專一 才能得自在逍遙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者....要真正行非空言 有行才能體悟.體証
深者....就是不僅要行.還要深行去踏行 了解深實義實證
般若波羅密多者...是指行深達到解脫彼岸
時者..是指達到自在解脫彼岸當下時 也就是當下解脫
此時已經不受時空限制
把握當下...時時都是自在菩薩
:照見五蘊皆空:
五蘊者..色受想行識
自在菩薩成就 五蘊自然放下看空
看空非沒有 是不執..自然順因緣而起
緣起緣減不留連
談到五蘊..是有這色相來感受到 自然起想..想入非非
自然起行 一切所行..業識自然顯
識惡轉為賊..下沈也 識善轉為智....上升也
五蘊是體
再來行用 就是 六根.六塵.六識 轉化為十二入.十八界
這些就是修行中 可以說工具 應變日常生活中細節
就是道在生活中
能落實..就是*行深* 自然成佛成道
:度一切苦厄:
度者自度也
渡者是外渡..渡眾生
一切苦厄都要自己度 自己了就是因果業障要自己了
佛菩薩 不能幫你了 苦厄好多
佛法有八萬四法門 是來應付八萬四千煩惱
苦..大家最了解四大苦 *生老病死*
沒有生過病不知病苦
這兩年跟後學很走得很近 前幾年遇車禍 接連後遺証多出來
唸五字真經也無效 也不能入眠
如今親遇到 了解病苦 怕繼續老化下去 當今不斷保養身體
還有八大苦
所以達到自在菩薩
自性佛.自然自度 一切厄自然消
:舍利子:
舍利子有的解釋為 佛陀弟子.舍利佛
不管如何..舍利佛是佛陀弟子 智慧第一
心經是般若經. 智慧代表
再來*舍*者:含意屋舍也 自性居住他
要居住此最安穩 抱元守一.自然專一穩特當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講到這裡.是從五蘊皆空 怕人誤解.都皆空 自然變成頑空
色是五蘊開頭
色非真色 空非真空
主要教大家不執著
執著色就說空
執著空就說有 色與空取得平衡點 平等心才能顯
*不*是否定..*異*也是否定
:不異:負負得正 *不異*意思就是相同
色與空..也可說兩端
不執著兩端 中心點才會顯
色就是空 如同*法無定法*
要有智慧能恰當時用 該色用色.該空用空 何等消灑
再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就是肯定句 加強語氣 讓眾生更相信 信受奉行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是其它四蘊 亦復如是..五蘊都同 要確信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這裡舍利子是說 自性佛
談到諸法空相 就是破一切相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皆破
自性具足 如同六祖日: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是
何期自性本不動搖 何期自性生萬法
達到空法
自然能以不變應萬變 無招就是見招拆招 最高招.
是無上法
:不生不滅:
自性本來具足 那有外來生與滅
生與減.落入相就有 一直輪迴不止
談到生減 佛陀講經49年 不離生滅法與因果法
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減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都是自招
:不垢不淨:
自性本是清淨 為何會有垢
是人貪來..成就私心. 如私心辦道
心胸愈窄..垢愈積愈厚 就如烏鴨不知黑
找回良心 貪嗔癡自消
回復本來真面目 沒污.自然不垢不淨
本來就沒有 何處染塵埃
:不增不減:
自性是如如不動 那有增與減
會有增與減 都是分別心產生
:是故空中無色:
是故..是對以上所說 五蘊皆空.總結論
空中....達到空境 也要把、空、放下
:無受想行識:
無就是要放空 五蘊也是如此 五蘊體已圓滿
再來就是講六根 六塵六識
六根對照六塵成十二入
六根六塵再加六識 交叉相照成十八界
是故.是對以上所說五蘊總論
:無眼耳鼻舌身意:
這是談六根 六根清淨.六塵用不到
如如不動.不受塵染
:無色聲香味觸法:
這是說六塵 六根對六塵環境起變化
眼看形形色色東西 起了貪戀之心.就動起來
耳聽了雜七雜八的聲音.不自主起了變化....
鼻.聞了味道.身體感受起了起伏
舌.接觸外物.口感不一.心中也動了....
身.身體感染外物 各有不同喜好..
意.意念經由前五根 接觸塵中而起意識
六根受了六塵影響
1壞的成六賊
眼耳鼻舌身意成為惡工具..轉識為賊..墮落也
2.好的轉成六智 有了智慧六根 就成為善的工具
成佛由它們 六根跟六塵就成十二入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再來就談六識界與六根六塵共形成十八界
用到十八界.交錯就很復雜 可以說業障很重
一般大多用到十二入 環境受六塵改變就會改 不用到六塵
六根清淨. 大多是上智慧人 如六祖也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裡就說到十二因緣
無明是十二因緣開端..來到*老死*是十二因緣結束
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十二因緣.就是佛說三世因果
無明..行....是過去二因
識.名色.六入.觸.受 ...現在五果
愛.取.有...現在三因
生.老死....未來二果
所以過去種二因 就承報現在五果
當今現在種三因 盡量去愛.去取.擁有一切就成報未來二果
不修道 三世因果輪迴不停
能改脾氣毛病..無明習性脾氣
無明斷....自然其餘11因緣不生 三世因果自了
佛家說三世因果 一貫道談*元會*
如今午未交至來到未會 已經六萬多年 累積業障不知多厚
要成道不還債那能成道成佛
所以業障來要歡喜受 就是*轉識為智*
修十二因緣法 是佛未來時無佛 自修成僻支佛
:無苦集滅道:
這裡是說.四聖諦
四聖諦法. 是佛陀在鹿野苑 第一次為五比丘說法 三轉法輪
四聖諦法.又稱聲聞法 有聽到佛陀聲法入門法 成就羅漢
羅漢…我執已破 但還有法執 有法可成佛
佛本有.那來法 法是來啟發成就
四聖諦法也有大乘 能成就究竟成佛
苦集滅道 最簡易解釋 就是.過去種種累積苦 都集聚在一起
要有方法 把苦減掉.自然輕鬆 自然成道
:無智亦無得:
談到智
就是先前說五蘊.六根.六塵十二入.十八界.再來四聖諦
這些種種順因緣啟發 能轉識為智得解脫 當然無得
自性佛是不增不減 本來就俱足 那來得
:以無所得故:
無所得 就是加重語氣
要相信自性.自在菩薩本有不必外觀 守住內觀就是無所得
:故:到這裡已經修成道的果.當結論
下面再談成果
:菩堤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要覺有情.自度渡人 都是依這部心經成就
再後尾來:故:
成就就有如此境界 達到無罣礙
: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境涅槃:
成就後..自然無罣礙 沒有驚恐
心自定 自然不顛參倒四 沒妄想痴心 達到究境解脫
成就自在菩薩的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世是莊嚴劫 有一千佛
現在是賢劫 也有一千佛
佛陀是賢劫第四佛 彌勒是接佛陀來人間 成就第五佛
法號....: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
未來世是星宿劫 也有一千佛
所以說三世諸佛 都由心經修成 達到無上境界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就是圓滿佛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又來*故*字 是個轉換來說咒
談到咒…大家都想到 *大悲咒* 不知心經 是經也是咒
咒是用來跟無形密語 也可來趨邪等
這裡直接一語點破 心經是大神咒 神感好大好靈
也是大明咒 得到大光明
也是無上咒 無上....沒有再好了
也算無等等咒
無等....不要比較 一切平等 回復平等心
所以要持經也好 持咒也好
心經都是無上等ㄛ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前面說經就有說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就是說咒..能持咒落實行.也有這效果
要確信不要有疑
既說咒曰 就用下面幾句當結尾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咒語都是梵語 這幾句梵語意思 就是要親自去體驗而行
揭諦....去.行.至也
波羅....彼岸也
僧....眾也
全句....走啊走啊行啊行啊..
自已去彼岸也要跟眾人共同到彼岸 菩提大家一起成就
:心經已經解釋完 後學再來結論
開頭.觀自在菩薩 就點醒守住自己元神
有污染用外觀來成己成人 親自行 成就自在菩薩
一切本有 當然無相.無法
看到心經談到多少字 :無:
心經裡面也說到好多:故:字
目的就是要加深 信受奉行
最後談到咒 也是要信受奉行
自度渡人共同 手牽手.心連心
到彼岸.淨土樂消遙
感恩.祝福
心經補充
日常生活起居離不開他.六根清淨.六塵用不著..
六根不清淨,在六塵中起了變化.........
眼中看了美好東西、起了貪戀之心,就行動了......
耳 聽了雜七雜八的聲音,不自主起了化學變化.......
鼻 聞了味道,身體感受另人也起了起伏.....
舌 接觸外物、口感不一、心中也動了.....
身 身體感染外物、各有不同喜好......
意 意念是經由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接觸塵中而起.....
六根受了六塵: 1 壞的變成六賊,眼.耳.鼻.舌.身.意 成為為惡工具
2好的轉成六智、有了智慧六根 就成為為善的工具.
修身養性均由他開頭.....
心經談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教我們不執著空、也不執著相
執空就談相 、執相就談空, 去兩端取其中庸之道
心經教我們十二因緣法門、知道三世因果.....
然後修菩薩道(覺有情)
自在菩薩顯現‧就能度一切苦呃........
過去.現在.未來...甚至當下諸佛
而證無上正等正覺.........
關於照見五蘊皆空的問題 ?
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 》 度一切苦厄 心無罣礙 無有恐怖..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因色身香味觸法等種種美妙領受 這是六根對六塵自然感受
自然就好 不要在有其他*貪* 念頭起 五蘊起貪念 自然就不清淨...
自己自性本來就清淨 本自清淨就如六祖惠能曰
六祖曰: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不動搖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達到五蘊體性皆空時
自然自性般若顯 法身顯 不外尋
能照到五蘊皆空 是放下 當下解脫
真正深悟入行深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心經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時能啟發佛性本自俱足
**自性被外界誘惑所掩蓋 有什麼方法可以斷欲找回自性?**
就是要反觀自照 清心寡欲 不妄求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少欲就能減少貪念生活簡單心自在
清心後就是達 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的清淨心 就能平等心對待彼此
自性佛就恢復來 非外尋....
就是佛家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的正等正覺
要如何認識自性般若?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我們求佛 求道 求般若 並不是要到靈山會上 也不是要到那個極樂國土
每個人都有自性的佛土 自心的淨土
如果我們不能把握自性 不能認識自己
光在外相上追求 那只有離道愈來愈遠 學佛就是要靠自己
人人自己天真佛 晝夜六時常放光 剔起眉毛觀自得 何勞特地禮西方?
學佛要反求諸己 不要到外面去找 要找自己的般若自性
能夠見到自己心經 就能成佛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