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婆達多和釋迦牟尼
戒律方面和學說方面 都是長才
當時辦演角色不同
弟子不同 尤其外道來歸服很多 明心見性要有除心三毒
修行方法很多 經律藏都是方法 品德為要
未明心見性 只能論學說 修行功夫還不過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能得知提婆達多和釋迦牟尼因緣
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的堂弟
可是 他處處和佛作對 有人說他與佛有仇恨
其實
釋迦牟尼佛的成道 他是屬於逆增上緣助道的人
而且提婆達多生生世世都來幫助佛成就道業
由於他以反面人物來助成佛道
所謂「逆助」者也
提婆達多是梵語 翻譯為「天熱」
因為他在世時 專門從反面來幫助人
使人心裡感到很熱惱 天氣也變成炎熱了 以此因緣為名
為什麼他要反面來幫助佛成道呢?
這也有一個因緣的
而這一品是佛說提婆達多幫助佛成就道業的因緣也
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華經。
若不違我。當為宣說。王聞仙言。
歡喜踊躍。即隨仙人。供給所須。
釆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而為床座。
身心無倦。於時奉事。經於千歲。
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意謂 這時就有一位仙人來對國王說:
我有一部大乘經典名為妙法蓮華經
假使你不違背我的教誨 我就為你宣說
國王聽了這位長壽仙說後
心生歡喜踴躍 立刻隨從仙人 供養他一切所需
又到山上採果 挑水 砍柴 煮飯 炒菜
乃至用他的身體當做仙人的床座 這樣子來供養仙人
而身心不生一點疲倦
如此經過一千年 為虔詼求法的緣故
所以一點也不懈怠 令仙人沒有任何缺乏
當爾之時 世尊欲把前面的義理 重說一遍
故說出一首偈頌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 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椎鐘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僕
時有阿私仙 來白於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間所希有
若能修行者 吾當為汝說
時王聞仙言 心生大喜悅 即便隨仙人 供給於所須
釆薪及果蓏 隨時恭敬與 情存 妙法 故 身心無懈倦
普為諸眾生 勤求於大法 亦不為己身 及以五欲樂
故為大國王 勤求獲此法 遂致得成佛 今故為汝說
意謂 這時國王聽到仙人對他說的話 心裡生出極大歡喜 立刻隨從仙人
供給仙人所需要的東西 上山去砍柴 採果 瓜之類
隨時恭敬侍候仙人
為什麼呢?
因為他要求得無上妙法的緣故
所以身心不懈怠的來侍奉仙人
這不是為自己的利益 而是欲明白一切法
然後普度一切眾生
所以他很精進以求大法
他不是為自己的身心利益或求五種的欲樂
雖是一位大國王 但因勤求法而終獲得無上的妙法
乃至圓滿了無上菩提
我現在把我過去行菩薩道的因緣 告訴你們
佛告諸比丘
爾時王者 則我身是 時仙人者 今提婆達多是
意謂佛說完了以上的偈頌之後 告訴大眾
所有的比丘 比丘尼 優婆塞 優婆夷
在過去無量劫前的那位把國家捨了
侍奉阿私仙的國王 就是我釋迦牟尼佛
當時的阿私仙即是現在的提婆達多
提婆達多是梵語。
「提婆」譯為天 「達多」譯為「熱」 故名「天熱」
提婆達多是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的善知識
也曾為釋迦牟尼佛的師父
釋迦牟尼佛曾當提婆達多的佣人
終於 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法
那麼在釋迦牟尼佛的本身 提婆達多不做他的善知識
卻做他的惡知識 就是專門反對釋迦牟尼佛
他大顯神通 把釋迦牟尼佛的五百個弟子都搶去了
這五百個弟子都被他以利誘所攝去
提婆達多企圖破壞僧團 故別開生面
立五法:一盡形壽乞食 二盡形壽穿糞掃衣
三盡形壽露地坐 四盡形壽不食酥鹽 五盡形壽不食魚肉
專門與佛作對 要比釋迦牟尼佛高一等
有些好高騖遠的比丘 就跟著他學習 提婆達多也曾經出佛身血
- 佛從靈鷲山下走過 在山頂用一塊大石頭
- 往山下推 這時護法神著急起來
就用他的寶杵 把那塊石頭打碎
可是其中一塊小石頭剛巧打中釋迦牟尼佛的腳指頭
又殺過阿羅漢 蓮華色女是一位證果的阿羅漢
提婆達多就把她打死了 他又破和合僧
令比丘眾等不和又唆使阿闍世王弒父弒母
所以五逆罪他都全犯了
雖然他是一位惡知識 專門從反面來與佛作對
可是將來他也會成佛
而實際上來講 他已經在無量劫中成佛了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令我具足六波羅蜜
慈悲喜捨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紫磨金色
十力 四無所畏 四攝法 十八不共神通道力
成等正覺 廣度眾生 皆因提婆達多善知識故
提婆達多所行所作很惡劣
但我們若能對這一品不生分別心 不生疑惑
就是證明我們有真正的聞思慧和修慧
永不墮於三惡道
常常能供養諸佛 又能親近三寶 得聞無上妙法
能生到十方諸佛國土親聞妙法蓮華經
即是蓮華化生 九品蓮華為父母
若生到天上 也同樣受到最殊勝美妙的快樂
小羊後學祝福 法無定法 因緣自然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