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傳承●

2009-11-02 04:25
 
 
 

 

 

 

達摩西來一字    只在心意用功夫

  立雪少林為何事  只求一指脫閻羅

  不知一者歸何處  是以神光拜達摩

達摩祖師 南印度人 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禪法 是中國佛教

始祖對中國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追根溯源 東漢安世高譯的《安般守意經》、東晉鳩摩羅什譯的

《禪經》等已屬禪學經典 但是禪宗講究師承授受 主張

【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是六世紀初由南天竺菩提達摩傳入的

達摩在出家前的經歷 但是是真是假其實沒有人可以說明

根據其弟子 曇林說法達摩應該是南印度某國王子 但是卻沒有

確切證據可以確定 所以後人應該是根據一些野史記載 ...

尊者與三王子之間的問答

禪宗不呼佛號 印度佛教不講求素食 尊者一連串拋出很多問題

而這些問題是沒有正解的 端看個人的悟性 而有所不同

整體來說最有禪宗意味的是搭建修行室這一段

三王子用各種物料去搭建 卻都因為某些原因而在蓋好之後毀壞

在三四次之後終於蓋好 卻又在蓋好的同時將之打爛

簡單說可以用《見山是山 見山非山 見山是山》三個階段來說明

首先 修行室應該是甚麼模樣?有屋頂可以擋雨 有牆可以求得清靜

 但是這樣就叫做修行室嗎?擋那檔不了的雨 避那避不了的風

三王子過度侷限自己在「有形」的外物中 而忽略掉《心》的修行

所以他在最後一次蓋好修行室中發現到這個道理 所以毀壞了

修行室 因為真正的修行是不講求形式 只要心清淨  

哪裡都可以修行

通過這段考驗後的三王子正式獲得尊者的承認 取名達摩

禪宗不立文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 真理是任何文字言語

都不能真正說明 如果記錄者出差錯則後人皆有錯誤認知

或是解讀者解讀錯誤而誤解佛理 所造成的後果更加嚴重

所以禪宗不立文字 讓懂得人自己去體認 其中真理的存在

禪宗講求心性本淨 佛性本有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四個階段

以修心為主 頓悟成佛的觀念 因為不立文字 所以一切

只能依照個人體認所知去明白 而無法說明真理

禪宗是中國佛教中流傳最廣 影響最大的一個宗派

並且傳播到日本 朝鮮和越南等國

就如同《道德經》開篇第一句 道可道 非常道

 真正的道理是說不出來的 可以說出的道理都非真理

要了解真正的意涵 只有 《道法自然》

達摩來中原本來是要度梁武帝 因為武帝對佛教虔誠

 建三里一寺 五里一庵 以為功德很大

 達摩來見 武帝問達摩其功德  達摩答曰:無功德 武帝怒...

  達摩與他無緣 於是只好度化二祖慧可大師

二祖慧可大師 俗姓姬 虎牢(又作武牢,今河南成皋縣西北)人

 其父名寂 在慧可出生之前 每每擔心無子 心想:

我家崇善 豈令無子?於是便天天 祈求諸佛菩薩保佑 希望能

生個兒子 繼承祖業 就這樣虔誠地祈禱了一段時間 終於有一天

黃昏 感應到佛光滿室 不久慧可的母親便懷孕了 為了感念佛恩

慧可出生後 父母便給他起名為 

自幼志氣不群 博涉詩書 尤善談老莊 後覽佛書 超然自得

依寶靜禪師出家 受具於永穆寺 早年周遊聽講 遍學大小乘義

參謁達摩祖師時 終夜立於雪中 至天明仍不許入室 師乃以刀

自斷手臂 表求道之至誠 遂面謁而大悟 達摩乃付予大法並傳衣缽

師於北齊天保三年(552)授法予弟子僧璨 其後赴河南鄴都

化導四眾 三十四年 遂韜光混跡 變易儀相 或入酒肆 或過屠門

或習街談 或隨廝役 有人問曰:

師是道人 何故如是?祖曰:我自調心 何關汝事?

後至筦城匡救寺 盛揚宗風 學者雲集 時有辨和沙門 於寺中講經

其徒多去之而從祖 辨和憤嫉 興謗於邑宰C仲侃 侃惑其邪說

加祖以非法 祖怡然委順 識真者 謂之償債 時年一百七歲

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帝賜正宗普覺大師示寂 唐德宗謚【大祖禪師】

慧可自幼志氣不凡 為人曠達 博聞強記 廣涉儒書 尤精《詩》

《易》 喜好遊山玩水  而對持家立業不感興趣 後來接觸了佛典

深感 《孔老之教 禮術風規 莊易之書 未盡妙理》

於是便棲心佛理 超然物外 怡然自得 並產生了出家的念頭

父母見其志氣不可改移 便聽許他出家 於是他來到洛陽龍門香山

跟隨寶靜禪師學佛 不久又到永穆寺受具足戒

此後遍遊各地講堂 學習大小乘佛教的教義 經過多年的學習

慧可禪師雖然對經教有了充分的認識

但是個人的生死大事對他來說仍然是個謎

三十二歲那年 慧可禪師又回到香山 放棄了過去那種單純追求

文字知見的做法 開始實修 他每天從早到晚都在打坐

希望能夠借禪定的力量解決生死問題 這樣過了八年 有一天

在禪定中 慧可禪師突然看到一位神人站在跟前 告訴他說:

將欲受果 何滯此邪?大道匪(非)遙 汝其南矣

(如果你想證得聖果就不要再執著於枯坐、滯留在這裏了

 大道離你不遠 你就往南方去吧)

慧可禪師知道這時護法神在點化他 於是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神光

 

想找醫生給他治療 這時 慧可禪師聽到空中有聲音告訴他:

 這是脫胎換骨 不是普通的頭疼 慧可禪師於是把自己所聽到的

告訴了他的老師

寶靜禪師一看他的頂骨 果然如五峰隆起 於是就對慧可禪師說:

這是吉祥之相 你必當證悟 護法神指引你往南方去 分明是在告訴你

在少林寺面壁的達磨大師就是你的老師

慧可禪師開悟後 繼續留在達磨祖師的身邊 時間長達六年之久

(有說九年)後繼承了祖師的衣缽 成為禪宗的二祖

據史料記載 二祖慧可付法給三祖僧璨後 即前往鄴都 韜光養晦

變易形儀 隨宜說法 或入諸酒肆 或過於屠門 或習街談 或隨廝役

一音演暢,四眾皈依,如是長達三十四年

他自己在弘法的歷程中也屢遭打擊、陷害 在鄴城宣講定學、徒眾千計

的道恆禪師認為慧可說法是「魔語」 派弟子企圖殄滅慧可之門

但是派去的弟子反而被慧可所教化 道恆惱怒之下 賄賂官府

加害慧可

幾乎置他於死地 於是慧可只得韜光混跡 變易儀相 隨宜說法

他的弘法活動遭到了當時拘守經文的僧徒的攻擊 當時有個叫
辯和的法師 在寺中講《涅槃經》他的學徒聽了慧可禪師的講法
漸漸地都離開了講席 跟隨慧可禪師學習祖師禪

辯和法師不勝惱恨 於是在邑宰翟仲侃的面前誹謗慧可禪師
說他妖言惑眾 翟仲侃聽信了辯和法師的讒言 對慧可禪師進行了
非法迫害 慧可禪師卻怡然順受 曾無怨色 燈錄上記載 慧可禪師
活了一百零七歲 寂于隋文帝開皇十三年(593) 諡大祖禪師

 
就慧可來說 雖然文獻記載貧乏 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一些零星的記述 中略有
大體的認識
其一、由於菩提達摩是南天竺人,他將當時最為人崇仰的禪宗傳給了慧可 
所以慧可實際上是弘傳中國禪宗甚為重要的人物 他在當時學法 護法 傳法 
弘法的難度都是後代禪宗祖師 所難以比擬的
其二、慧可為使達摩禪逐步走向中國化樹立榜樣 終其一生決不墨守成規
他早年精儒道 通玄理 卻能拋棄俗學 出家於龍門香山寺 此時他所奉行的 
無疑為北方佛教 在他師從達摩後 又奉行達摩禪 但是他對達摩禪法不是
一味吸收 而是有所發揮的 例如【不立文字】慧可就不為之拘限
據有關文獻記載 慧可不僅善於說法 而且他還「乍託吟謠」曾「言滿天下」
 因為在慧可看來 【不立文字】是指禪法傳承時 要以心印心 不要妄立文字 
以免為文字所束縛與誤導 因為在 任何文字都能準確地表達禪的境界 然而
這決不是說不需文字 甚至不用文字語言來宣傳禪法和進行必要的講解 這是
不太可能正如《六祖壇經》所說:不立文字 即此不立兩字亦是文字
與此同時 他讓三祖僧璨隱於皖公山山谷寺 後來他自己久居 司空山師徒對
南方佛教亦有所了解 因此 他們以禪法為基礎 對南北佛教 也有所融會 
這在僧璨的〈信心銘〉中多少有所反映 在他與向居士討論形與影、響與聲
關係的言論中 也反映出 他反對離眾生而求佛性的思想
達摩傳二祖慧可 →慧可傳三祖僧璨→僧璨傳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 
這可以說是禪宗的初期 弘忍傳六祖惠能和神秀
 形成南北兩宗;唐宋時期 
南宗發展成〈五家七宗〉 名師輩出 盛極一時 這可以說是 禪宗的盛期 
宋代以後 唯有臨濟、曹洞二宗綿延不絕 傳播廣遠 
這可以說是禪宗的流傳散播時期
達摩西來一字  無  只在心意用功夫
一般禪法大多不立文字  大多師父與弟子禪答...
六祖壇經 也是後來弟子記載祂一生而成因緣而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羊*笑彌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