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物論


齊物論篇是說萬物是一體兩面 不能分割 陰中包陽 陽中有陰


是非也是一體 一顯一伏相對照 要齊一 就是包容異論


才能萬物齊一 就是逍遙發揮其妙用




1齊物論開頭就談人籟 地籟 天籟 三種聲音


人籟諸子百家齊放以吹奏聲代表 地籟風吹到大地凹處發出自然之鳴


兩者其籟 是比不上大自然寂靜後 所發出天籟之聲 各人體驗不同


 天籟之聲是無聲勝有聲 不在其辯音


2 莊子道出諸子百家論起 夫言吹起 皆言者有言其所言 一切皆未定論


果真有言 未嘗有言 有異論者 起辯也


無辯也 是道是中道 道可道非常道 豈有真偽?


言離中者 兩端起 是非生


能應就說好 不能應就排斥 是非都包含齊物論 懂得包容自透澈齊物其意


道惡乎往而不存? 言惡乎存而不可?道要配合契機而論


道隱於小成 言隱於榮華 故有儒墨之是非


莊子曰:莫爭是與非 去拿一個鏡子來照就知道了 用一塊鏡子來照下去就清清楚楚了 他說 則莫若以明 就是說不必爭辯了拿一個鏡子來照下去就清楚了


今天若是沒有這個東西 鏡裡面會有這個東西 就是物無非彼 若是沒有這個東西 鏡子裡面就不會顯示這個東西 就是有這個東西 才會顯示出來 拿掉鏡子裡東西也同時沒有了 佛家所說的:此生彼就生 彼滅此就滅


自彼則不見 彼出於是 方生方死 因是因非 都是相對


故聖人不由 而照以天 謂者道樞 道體○在其中 齊一用之無窮


返觀自照  莫若以明




3 朝三暮四 或朝四暮三 其體量不變 都是七 為何起爭 不平心 感受前後不同


道體是不變 透過齊物論就有爭 有分別 堅白論之眛終


堅白論起 後一念蓋過前一念 何是是起念 何處是終念 無有論處


只能用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不以有且的而用 一與言為二 二與一為三


自此以往 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故自無適有 以至於三


而況自有適有乎 無適焉因是已  一語道出 無極生太極 太極生兩儀…..


三來萬物生 就是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返照有化無 無生有  生生化化


體悟此理 就是明 何來齊辯言


4 莊子教我們養葆光 認清有左 有右 有倫有義 有分有辯 有競有爭的對比


左右 倫義 分辯 競爭共八德 存而不論 求其次 論而不議 再其次 議而不辯


自然分而不分 辯而不辯 顯出大辯不言 大仁不仁 道昭而不道


就是直通天府 就是葆光 相應老子同其光 合其塵


功成 名就 身退 達到永生




5 齧缺與王倪對答妙 王倪對齧缺說 我不知道 連說兩遍


齧缺說老師不知道 如此天下人那能知道   王倪才嘗試言之


道之用處不同 顯示觀感就不同 以人 猿猴 三者住處比喻


感受大不同 人住在濕地 腰疾偏死 然鰍快樂自在


人處在高林則懼怕 然猿猴快樂自在 又以食為論 民食芻豢 糜鹿食薦


蝍蛆甘帶 鴟鴉耆鼠 四者來論都吃不同 孰知正味?


再以美觀感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 魚見之深入 鳥見之高飛 麋鹿見之決驟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觀之 仁義之端 是非之塗 樊然淆亂


吾惡能知其辯!嚙缺曰: 子不知利害 則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 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漢沍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


飄風振海而不能驚 若然者 乘雲氣 騎日月 而游乎四海之外


 死生無變於己 而況利害之端乎


至人 神人是不論 凡人才出齊物論 誰是誰非 只有自己明已



6 莊子以蝴蝶夢收尾收漂亮 莊子在齊物論道出一切齊物辯者


都是虛空不實 如同罔兩問景曰:曩子行 今子止 曩子坐 今子起


何其無特操與?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 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惡識所以然!惡識所以不然!


影行止坐起 為何不能自主 影就說 我就是要有景的依侍才有影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適志與 不知周也


俄然覺 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周與蝴蝶  則必有分矣 此之謂物化


要物化脫化 就要認清 景以影是一體 不能分隔 不能單獨


同樣莊周與蝴蝶 也是一體 認清就能物化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了解齊物論之妙用自然逍遙齊物法外 那來塵埃  那麼多論言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羊*笑彌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2) 人氣()